为深化教学改革,顺应教育数字化趋势,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近日,锡山区小学语文学科基地第5次联合教研活动在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顺利进行。本次活动以“借助新技术 赋能表达力”为主题,通过教学展示、经验分享与专家引领,探索语文教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东亭实小的俞蓉老师执教二年级《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课堂以“职业种类知多少”“长大以后做什么”“理想职业我介绍”为话题,紧扣“说清楚、听仔细、大胆问”目标,借助看图猜一猜、AI互动问答等环节,在表达与倾听中提升沟通素养。
安镇实小的缪孟烨老师执教四年级《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她以“聊友谊,找秘诀”扫码投票为引,通过问卷星数据提炼相处之道;依托“巧分工,齐出招”任务,小组记录关键信息,分类整理意见;最后以“金点子,来汇报”展示成果,强化条理表达。
八士实小的尹煜姿老师执教四年级《黄继光》,她设计了“探英雄事迹,悟精神之光”“聚焦英雄言行,撰写云祭感言”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文本感知中深化理解英雄精神,借助数字纪念馆上传祭语,从而实现跨时空的情感共鸣。
东亭实小的张莹老师执教五年级《军神》,创设“走进时空档案室,解锁刘伯承档案”情境,借助虚拟场景引导孩子“还原军神事件”“解锁军神形象”“见证军神之魂”,以“事件—形象—精神”为链,沉浸式感受英雄气魄。
课例展示后,与会老师就四节课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査桥实小的语文分管教导赵华老师就两节“革命文化”主题课例作点评。她肯定了新技术对教学情境的增效作用,两堂课以真实情境与虚拟场景为双翼,通过“云祭扫”“时光档案”等任务设计,将技术工具与语文要素深度融合,既激活课堂参与度,又推动情感共鸣与思维进阶。
东亭实小副校长邓丽艳老师对两节“口语交际”课例进行点评。她指出,两堂课都立足儿童视角,让学生融入真实的交际情境,借此解决实际问题。邓校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应当立足儿童视角,勾连真实生活;应当设置生活语境,加强实践历练;应当运用交际策略,展开互动交际。
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研训员王月枫老师对上午四节课进行总结。王老师建议,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紧扣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新文化主题,挖掘其中的新技术元素,聚焦表达力培养,善用新技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内涵,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学习需求。
下午,三所学科基地校聚焦新技术与语文课堂的融合,依次分享各校的学科建设经验。
八士实小的鲍燕红老师带来《文化自信视域下,融AI智慧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索》的讲座。鲍老师提出,在理念层面,教师要梳理文化元素,洞察教育需求,挑选适合的 AI 智能体。在实践环节,教师可借助 AI 编辑教学素材,丰富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拓展知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智能反馈深化学习。
安镇实小教导处主任孙洁老师作《混合式学习中小老师发布学习成果的实践与策略》主题讲座。孙老师强调,小老师发布学习成果意义重大,能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助力知识内化,促进思维成长,检验学习成果。在策略上,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搭建发布平台等有效方式,此外,建立评价反馈机制不可或缺。
东亭实小许惠芳副校长围绕 《从工具到生态:AI 重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样态》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她指出,从学科视角而言,AI 时代的教学应牢牢坚守语言根基,紧紧抓住思维核心。在实际教学场景里,AI 极大地增强了情境的真实感,提高了教学资料的生动性,同时还能即时呈现跨界融合的成果。
接着,以视频讲座的形式,与会教师聆听了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带来的《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主题分享。黎教授深入探讨 AI 在教学场景的应用方式,他聚焦 DeepSeek 模型,创新性地提出 “深度求索学习” 范式,通过 “任务目标、原始思考、思维对比、深度求索、迁移验证、评价反思” 六大步骤构建认知生态,着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活动最后,王月枫老师寄语全体教师,永葆对新鲜事物的热忱与好奇,积极探寻教育领域的无限可能;秉持敢为人先的果敢气魄,躬身实践,将创新理念切实融入教学日常。
教研之路,如潺潺溪流,润泽知识的田野;似熠熠烛光,照亮探索的征途。本次锡山区小学语文学科基地联合教研活动,在新技术与教学的交融中,碰撞出智慧火花。教师们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将新技术巧妙融入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为培育新时代的栋梁之才砥砺前行。
转载: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